各县(市、区)农业农村局(农业农村和水务局、农业农村和海洋经济发展局):
为最大限度减轻台风对水稻生产的影响,保障粮食安全生产,现将《台风后水稻田管指导意见》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当地实际,细化水稻中后期田间管理措施,全力夺取粮食丰收。
湛江市农业农村局
2025年6月15日
(联系人:黄勤知;联系方式:3222661)
台风后水稻田管指导意见
为科学指导群众做好台风后水稻田间管理,全力保障粮食安全生产,特制定本指导意见。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汛救灾重要指示精神,全面压实粮食安全生产责任,切实把抓好水稻中后期田间管理、全力夺取粮食丰收作为当前“三农”工作重点任务,采取超常规举措,最大限度减轻台风对水稻的影响,坚决打赢抗灾夺粮促丰收这场硬仗。
二、工作要求
(一)强化组织保障,确保工作有效推进。各县(市、区)要高度重视早稻后期田间管理工作,迅速成立工作领导小组,制定落实水稻促丰收工作方案,将水稻生产工作任务细化到镇村、落实到田块、责任到个人。
(二)强化信息摸排调度,确保信息准确到位。安排专人对粮食尤其是水稻生产情况进行调度,全面精准统计早稻生产不利影响,及时掌握田间生长情况,为强化水稻科学田管提供精准信息。
(三)强化技术指导服务,确保生产有序恢复。要充分发动县、镇农技服务“轻骑兵”深入各村及田间地头,因地制宜分类施策,指导农户落实增产增收举措,力争将台风对水稻影响降到最低。
三、水稻台风后田管技术措施
(一)孕穗期水稻
1.抢排田间积水。组织人力清理水沟,疏通水系,调集一切抽水、排水设施设备,尽早进行排水抢救,减少水稻受淹天数,减轻损失。在高温烈日期间,不能一次性将水排干,保留一层水份,避免排涝过度,防止稻苗遇晴天烈日枯萎,加重损失。
2.强化肥水管理。排水后应及时追施氮肥,以确保孕穗期间秧苗营养需求得到满足。此外,还可以通过叶面喷施芸苔素和氨基酸液肥的方式,来促进秧苗的快速恢复生长。结合淹没田块时间长短、稻苗受害轻重,合理补肥。
3.加强病虫防治。受台风影响,稻飞虱有随气流大量迁入我市的风险,加之水稻倒伏导致通风不畅,为稻飞虱的繁殖提供了有利条件。预计短期内稻飞虱种群数量将迅速增加,对水稻构成严重威胁。各县(市、区)农业农村部门需密切关注稻飞虱的发生发展动态,加强田间监测,及时掌握虫情信息。如发现稻飞虱有暴发成灾的风险,要加强防控工作。建议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化学药剂进行防治,如三氟苯嘧啶、烯啶虫胺、氟啶虫胺腈、呋虫胺等。这些药物对稻飞虱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同时能减少对环境和天敌的影响;在使用过程中,应严格按照农药使用说明进行,确保用药安全有效,确保粮食药残管控到位。
(二)抽穗扬花期水稻
1.排涝降渍促恢复。台风过后,对受淹稻田,应快速排除田间积水,减轻渍涝对水稻生长的影响,特别要注意水稻积水,防止长时间积水导致茎叶腐化和烂根,提高植株根系活力。如遇高温晴热天气,切忌一次性排干田间水分,要分次排水,田间保留3厘米左右水层,防止高强度叶面蒸发导致植株生理失水。
2.水肥管理促抽穗。稻田退水后,水稻根、叶、穗重新恢复生长,养分消耗大,加上之前大水后施用肥料流失较多,要及时补施尿素,并根据稻株长势,适时叶面喷施 0.3%磷酸二氢钾+芸苔素内酯,延长功能叶寿命,促进水稻穗齐,防止后期营养不足籽粒灌浆不饱满。
3.扶穗固定促生长。对轻度倒伏(茎秆未折断)的稻田,有条件的种植户可采取将3株稻穗轻绑成一个三角,避免二次倒伏,促进水稻恢复生长。若茎秆已折断,及时割除倒伏植株,减少田间郁闭,避免病害蔓延。
4.精准防控保丰收。参照孕穗期稻飞虱防控意见,抓好防控。
(三)灌浆成熟期水稻
1.及时排水。发生倒伏的田块,要立即排干田间积水。已成熟的水稻在田块排水后应及时组织抢收;对于乳熟期的水稻,排干田间积水外,适时叶面喷施 0.3%磷酸二氢钾+芸苔素内酯,腊熟期田间也要保持适度湿润,减轻台风暴雨对根系影响,降低田间湿度,防止穗发芽和茎秆腐烂。
2.补充营养。遭遇台风水稻倒伏后,可以适量喷施磷酸二氢钾或其他叶面肥,以补充水稻所需的营养,增强植株的抗逆性。
3.科学扶稻。对于轻度倒伏的水稻,不宜扶稻扎把,因为倒伏的稻株会通过自身的调节,使叶片和穗轴缓缓翘起,而扶稻扎把可能会人为地破坏稻穗、穗茎、叶片的自然分布,加重机械损伤。对于重度倒伏的水稻,则需要用尼龙绳或杂草通过人工捆扎成小把的办法挽救,避免绝收。
4.控制灌水。对倒伏的水稻田要严格控制后期灌水次数,每次灌水一定要落干晾透,做到前水不见后水,防止茎秆过软而导致倒伏加剧。
5.防治病虫害。参照孕穗期稻飞虱防控意见,抓好防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