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正确认识农技推广在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中应该扮演的角色,并主动作出各种努力去适应,是广大农技推广人员的共同职责。
一、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是新时期农技推广的工作重点
在一段相当长的时间内,农技推广工作以追求农产品数量为目标,常常把服务重点放在与产量形成关系密切的生产环节。在农产品供不应求、温饱问题尚未解决的情况下,这是一种较为现实的选择。但是,到了现阶段,我国绝大多数地区温饱问题已经解决,人们对农产品的需求已经由“吃饱”转向“吃好”,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自然应该成为农技推广的工作重点。尤其是我国已经成为世贸组织成员,农业应该尽最大努力分享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好处,即将一部分没有优势的农产品交由外国人代为生产,而我们自己可以集中更多的资源,生产我国的优势农产品打人国际市场。而要实现这一目标,必须将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工作,摆到十分重要的位置。目前,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不高,在国际市场上竞争力不强,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农民缺乏应用标准化手段进行质量安全管理的能力。显然,这与以往农技推广工作疏于农业标准化知识技术的传授,不重视帮助农民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能力,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农技推广机构应及时进行工作重点转移,组织农民进行标准化生产,指导农民运用标准化手段,对农产品的质量安全进行切实有效的管理和控制。
二、农技推广在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工作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客观地说,优质安全农产品是先进农业标准运 行的结果。这是因为现行法规规定农产品必须以业 已颁布的标准为依据组织生产,生产出来的产品是否符合质量安全要求也要用标准来判别,而能够确保农产品达到优质安全要求的标准,当然应该归人先进之列。可见,抓农产品质量安全,关键要把住两个过程:一是标准的制定必须具有先进性;二是标准的运用和施行应当准确无误。这两个过程刚好都与农技推广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
首先,农业生产受制于气候、土壤、生物、地形地貌及经济、技术等诸多复杂因素,其可预见性和可控制性都很差,而运用标准化手段进行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需要借助和追求的恰恰就是农业生产的可预见性和可控制性。农技推广服务组织在长期的工作实践中积累的知识和经验,可以为解决这一难点发挥重要的作用。
其次,农业标准的制定可以由少数农业科技骨干来完成,但农业标准的实施需要健全的技术服务组织提供帮助。在以往的农业标准化工作中,农业标准制定多实施少,对农业标准的实施实行监督检查更少,三者脱节现象严重,与未能获得已经形成网络的农技推广服务组织为农民提供技术服务并进。行检查指导有着密切的关系。
再次,我国农业质量标准人才严重不足,靠增加编制来解决问题是不现实的。显然,对农技推广人员进行继续教育和技术培训,使之熟练掌握农业标准化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等知识与技术,并承担农业标准的制定、实施、监督和调控等工作,是一种比较现实的选择。
三、农技推广如何适应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
(一)工作目标从扩大技术覆盖面转变为做强做大农产品
现有的农技推广工作目标,是在农产品供应短缺且实行计划经济体制的情况下形成的,其追求的是技术覆盖面的扩大和农产品产量的增加。如今,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经确立,农产品的供给也出现了相对的过剩,农民需要的主要是能大幅度地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档次的技术服务,以便能从国际市场上赢得更多的消费人群。这是解决农产品卖难和农民增收缓慢问题必须作出的选择。农技推广工作目标无疑应该由扩大技术覆盖面转变为做强做大农产品。只有从质量安全抓起将农产品做强了,才不至于出现卖难问题,进一步做大才有实际意义。也只有实行这种转变,农技推广工作才有诱人的发展前景。
(二)扮演角色从科技工作者转变为生产经营者
事实表明,能将农产品质量安全视为生命的,首先是农产品的生产经营者(尤其是农业企业家)。这是因为生产经营者直接面对市场,以质量安全求生存发展是他们必须作出的明智选择。目前,我国的农技推广服务机构基本上都属于事业性质,从事的是公益事业,农产品的质量安全状况与农技推广机构自身的生存发展没有必然的联系。农技推广人员扮演的是科技工作者的角色,他们最为重视的是技术成果能否被广泛使用,却很少考虑技术成果的使用必须有利于提高产品质量安全档次和降低生产经营成本。他们所缺乏的就是强烈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意识。由此可见,要使农技推广服务机构在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中有大的作为,农技推广人员所扮演的角色必须从科技工作者转变为生产经营者。
从我国的实际情况看,千家万户分散经营农业的状况,仍将在较长的时期内持续下去。这就决定了我国的农技推广力量,很难大量融入农业企业组织,并成为生产经营者。要使农技推广人员扮演农业生产经营者的角色,只能采取下列两种不同类型的角色转换。(1)岗位上的角色转换。就像福建省南平市下派科技特派员那样,允许有条件的农业科技人员离开工作岗位,带薪到农村,与农户建成经济利益共同体,允许他们带技术向农业企业投资入股,允许他们常驻农村传播知识、传授技术,让他们成为农民的合伙人并取得工资以外的合法收入。(2)思想上的角色转换。让所有的农技推广人员都离开原来的工作岗位是不现实的。事实上,绝大多数农技推广人员还必须继续留在原来的工作岗位,他们必须进行的是思想上的角色转换。就像让演员上戏那样,我们也可以让农技推广人员成为做强做大农产品这一剧情中的农民的合伙人,使他们在传播知识、输送技术和制定方案、思考问题等方面,都会自觉地将农产品的质量安全视为自身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为此,最重要的就是要建立一种支持激励机制。建议农业部门将农牧渔业丰收计划项目,改为农产品质量安全提升项目,将农牧渔业丰收奖,改为农产品质量安全提升奖。
(三)传授内容从农业技术占主导转变为农业标准化和信息化
通过农业科技推广工作的深入开展,在农产品生产经营过程中实现农业标准化和信息化,是各级农技推广机构为适应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需要,在向农民传授技术内容方面必须作出的转变。目前,农技推广机构向农民传授的仍以农业技术为主,这些技术基本上都只能用来克服不良的自然障碍因素,为动植物提供一个高产稳产的生长环境,而对于解决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其作用显得十分有限。因此,要摆脱这种被动局面,就必须向农民传授能在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中见长的标准技术和信息技术。运用标准技术对农产品生产加工实行全过程的管理和控制,规范各种生产要素的投入,可使影响产品质量、安全和特色的不利因素得到最大限度的排除,实现以较少的投入换取较多较好的产品,对于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保持较高的竞争力,是非常有利的。此外,借助信息技术进行质量管理,可以大大提升农产品质量档次。
(四)运作方式从单一专业独自干转变为多个学科齐协作
目前,农技推广机构仍按不同专业分隔设置,分成多个各自独立的技术推广服务单位,各专业技术服务单位又基本上都是由同一专业的技术人员组成,只能分别承担本专业技术成果的推广应用工作。这是导致农产品质量安全方面的技术成果很难得到综合运用,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体系难以形成,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工作很难扩散延伸到各个生产经营环节的重要原因,也是造成农产品质量安全档次不高、市场竞争力不强的重要根源。显然,要克服这种弊端,就必须打破农技推广人员专业分隔界限,实行多学科、多专业的交流与合作,让不同学科、专业的科技人员,围绕能为一方农民带来利润的农产品,配置到相应的生产加工环节,将各种技术整合配套综合运用到实践中,对产品的质量安全形成切实有效的管理和控制,并最终将这一农产品做强做大。这样做不仅可以给农民带来实实在在的增收效果,而且还可以促进农技推广人员进行跨学科、跨专业学习,互相取长补短,不断提高业务素质,并迅速成为懂技术、会管理、善经营的复合型人才。这对进一步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信息来源:《农业质量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