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档时间:2022年04月25日
“村子的变化太大了,简直可以说是日新月异、天翻地覆。”“感谢党的扶贫政策!感谢帮扶单位的倾心帮扶!”八月的海风从海面轻轻拂来,走在硬底化村道上的雷州东里镇三吉村村民,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谈及两年来的村里的变化,大家有兴奋与自豪,但更多是感激。
自2016年6月起,顺德区卫计局和龙江镇扶贫工作队驻村帮扶三吉村。短短两年间,帮扶单位精准帮扶、精准施策,充分发挥该村的资源优势,积极实施产业扶贫项目,激发贫困户的内在动力,三吉村从一个贫穷落后村庄,蜕变为基础设施完善、村容村貌亮丽、村民生活宽裕的美丽乡村,一幅美丽的新农村画卷在三吉村徐徐展开。
“立体”养殖激发贫困户脱贫动力
进入八月,虽已立秋,但从海面轻轻拂来的海风依然携着热气。
在三吉村附近海域,海螺养殖一片繁忙。在新时期的精准脱贫攻坚中,这片养殖场成了三吉村脱贫攻坚、产业扶贫的“主战场”。
俗话说“靠海吃海”。三吉村毗邻大海,滩涂平坦宽阔,风浪小,藻类丰富,气候温和,是发展养殖螺业的得天独厚地方。
驻村工作队进村帮扶后,在摸清贫困户发展意愿后,因地制宜,依托这一资源优势,帮助该村成立了养殖合作社。租地、平整场地、竖桩围网等投入,历经驻村干部、村干部和贫困户一个多月的努力,围海打造起100多亩养殖场。
今年清明节后,在工作组指导下,村民们成功投放泥蚶和文蛤螺种苗。目前泥蚶和文蛤螺在专业人员的精心管理下丰收在望,已跟收购商签下“订单”,每公斤8元。
“养殖泥蚶和文蛤螺的优势在于投资少,管理易,销路广,一年四季供不应求,经济效益十分明显。”村干部戴堪连介绍,除去生产成本,将可盈利六七十万元,贫困户获“双赢”,不仅可以获得分红,还能领到家门口打工赚取的劳务费,真是一举两得。
为发展壮大三吉村养殖产业,增加合作社及贫困户的经济收入,工作队又谋划起“立体”养殖模式。利用浅滩部分养殖“海滩鸭”,岸上沙滩养殖“海滩鸡”,“海滩鸭”可放养于沿海红树林里,实现生态绿色养殖,市场可期,“钱途”宽广。驻村干部梁瑾璀信心十足地说,下一步,将把海鸭蛋打造成“扶贫品牌产品”,利用电商微商销向全国各地,这一产业前景广阔。
“电商扶贫”为脱贫增添新引擎
只要找准精准的产业扶贫项目,贫困户脱贫便是水到渠成。在梁瑾璀看来,通过整合资源,开展产业扶贫,做大做强帮扶产业,就能为贫困户找到一条致富新路。
在三吉村,有300多户靠海水养殖金鲳鱼和蓝子鱼来发展家庭经济。该村有加工包装金鲳鱼干的传统,传统手艺加工的金鲳鱼味道甘香,营养丰富,深得消费者的欢迎。
为拓宽销售渠道增加群众收入,驻村干部联系了有丰富经验的“五味特农”电商公司,对产品加工工艺做了升级调整,并进行新的包装推广,使其更符合现代健康理念和口感,并通过互联网推向全国市场。目前,由三吉村产出的金鲳鱼市场供不应求,效益可观。如今,金鲳鱼养殖和加工业成为当地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之一。
过去,该村梁妃炳、林美芳是该村有名的贫困户,通过产业扶贫后,有了生产成本,做大了养殖业,产品畅销无忧,况且价格比过去“更吃香”,在脱贫致富之路上,他们步伐铿锵,越迈越有力。
短短两年间,他们的腰包鼓了,日子也有了奔头。今年上半年,他们都相继建起了新房子。“驻村干部是咱们穷人的亲戚,是贴心人,帮助脱贫后又给建房补助5万元。”梁妃炳眼眶潮湿,言语间充满感激。
“扮靓三吉”助力建设美丽新农村
夜幕降临,平坦整洁的村道两侧,排排路灯发出柔和的光芒;灯光下,三五成群的村民在新建起的硬底化巷道上休闲散步;广场上,村民们打着羽毛球,习习海风中飘荡着欢声笑语。更令村民高兴的是,帮扶单位多方筹措资金,村子里建起了文体公园,村民强身健体和休闲娱乐有了好去处。
9日,听说是记者来采访,村民纷纷围了过来,争相诉说村里新变化:“村里今非昔比,这都是扶贫带来的变化。”
过去两年,帮扶单位“因户施策”精准帮扶,推进特色产业,促进经济发展,加快了贫困村建设“美丽乡村”的进程,使贫困户走上了脱贫致富新路。
两年来,扶贫工作队先后实施起26个扶贫项目,修建硬底化入村大道,定名“龙江路”,建环村路和巷道,安路灯,建水塔,建设文体公园,至目前已投入帮扶资金近300万元。
“我们计划扶持三吉村建一个避风港,为渔民创造起安全的港湾,多措并举壮大集体经济发展。”谈及下一步工作,梁瑾璀信心满满,目前正规划在该村码头附近建几幢商铺,以租赁方式,承包给村民经营,为村集体经济收入创造长远的保障。
三吉村从一个贫穷落后村庄,蜕变为基础设施完善的美丽新农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