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档时间:2022年04月25日

湛江市政府门户网站
长者助手 无障碍 网站支持IPv6

湛江市农业农村局

小龙虾托起村民致富梦

    眼下,又到了小龙虾大量上市的季节,在廉江市青平镇那毛角村爱农种养专业合作社,每天都是忙碌景象。这里的小龙虾试养成功,即将推上市场,当地村民又多了一条增收致富新路。

    那毛角村山清水秀,景色优美,但由于村民长期以种植传统农作物为主,一年辛苦到头,人均年收入不高,多年来一直是该镇较贫困的村庄。为帮助村民尽早脱贫致富,近年来,该村党支部书记林荣振等村干部集思广益、群策群力,大力发展新兴种养产业,农民开始脱贫致富,该村还逐渐成为乡村旅游热土。

    “荷花+小龙虾”

    立体种养出效益

    7月是荷花盛开季节,那毛角村一处200亩的荷花尽情绽放,引来众多赏荷的游客。与其他地方纯粹赏荷花不同,这里偶尔还可以看到爬到岸边的小龙虾,荷花配小龙虾,成为一道独特的风景。

    “前年,我到湖北朋友家做客,发现养殖小龙虾致富的商机。”林荣振说,后来经过长期跟踪,并查阅网上的相关资料,发现养殖小龙虾是一条好门路,于是跟村干部及村民代表探讨了此事,并得到积极响应。今年5月,林荣振等人特地前往湖北,引进小龙虾种苗,并聘请湖北养殖小龙虾的师傅帮忙管理。经过两个多月的精心管理,目前小龙虾已经达到上市标准,即将推向市场。

    那毛角村第一期小龙虾养殖基地50多亩,就在几口荷塘中,不远处是仙人域水库,依山傍水,自然环境非常好。“这个地方的空气新鲜、环境优良,我们采用的是荷虾共养的模式,这样可让小龙虾更健康地生长,养殖出来的龙虾品质比湖北的更胜一筹。”林荣振说,这里的虾塘一造亩产300多斤,一年可产三造,按照目前20多元一斤的市场价计算,除去成本,养小龙虾一年有9000多元的纯收入,加上莲子的收入,亩产值高达1万元,效益很可观。

    对于未来,他们还有更远大的目标——采取“农户+合作社”的模式,打造种苗孵化、养殖、销售一体化基地,打响那毛角村爱民种养专业合作社小龙虾品牌,带动更多农户致富。

    “基地+贫困户”助力脱贫致富

    那毛角村位于偏远山区,农民因缺技术和资金,长期以传统农业种植为主,是新一轮精准扶贫省定贫困村。随着脱贫攻坚战的深入推进,当地村委和驻村扶贫工作队经过努力,还成功引进了山鸡特色养殖产业,让曾经的荒山变成了一座座金山银山。

    水里有龙虾,山上有山鸡。沿着蜿蜒的小路,记者走进位于山坡上的山鸡养殖场,一个由编织网搭建的鸡棚赫然出现在眼前。工人们正拿着一盆玉米饲料走进棚中,一只只五彩斑斓的七彩山鸡一哄而上,将料盆团团围住,开始你争我抢地吃起来。

    “七彩山鸡只有0.9%的脂肪量,低脂肪还含有高蛋白,味道鲜美,既可以食用还可以药用……”说起七彩山鸡的好处,佛山禅城区卫计局驻那毛角村扶贫干部周恒保娓娓道来。他们养殖的七彩山鸡采取林下生态圈养模式,树林是天然的“健身房”,平时用玉米粉、糠壳等杂粮喂养,提高了鸡肉的品质和口感。

    周恒保还给记者算起了经济账,成品山鸡每只2-3斤,每斤卖到30多元,一只鸡可以卖60到100元,除去成本,每只鸡的纯收入达20元左右。并且不愁销路,因为七彩山鸡在湛江市场上还比较少,一般都有固定的农家乐、饭店定期要货,销路很稳定。

    目前,该村还采取“饲养基地+农户(贫困户)”模式,大面积开展七彩山鸡养殖,贫困户既可以到养殖基地打工赚工钱,还可以领分红,“造血式”帮扶更利于贫困户脱贫致富。

    “果园+旅游”推进乡村振兴

    日前,记者在那毛角村走访时看到,村子的山地、农户的房前屋后都种满了果树,荔枝、龙眼、黄皮、红橙等适宜该地区生长的果树,各自然村的“百果园”里应有尽有,既有花的芬芳,又有果的飘香。

    “这些果园能办得红红火火,村委会出了不少力。”林荣振说,为了发展“果园+旅游”产业,村干部上门宣讲“果园+旅游”规划,和农民算“果园+旅游”脱贫致富账。在大家的努力下,该村近年种上荔枝、龙眼、黄皮、红橙等果树共7000多亩。

    有了丰收的果实,还要让村庄变成风景,才能做实“果园+旅游”产业,让农民腰包鼓起来。从2015年开始,那毛角村通过多渠道筹措资金,先后建起文化长廊、小公园等,还种上500亩高山茶、200亩荷花、500油茶等景观经济作物,致力打造美丽乡村。如今漫步在那毛角村,村里有小桥流水、有苍劲古树、有瓜果飘香,特别是红墙民居在青山绿水翠竹之间整齐排列,美丽如画。

    此外,该村还成立了多个养殖合作社,养蜂700多箱,养羊400多头,养鱼1000多亩等等,致富奔小康之路越走越宽广。

青平镇那毛角村第一期小龙虾养殖基地,自然环境优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