湛江市政府门户网站
长者助手 无障碍 网站支持IPv6

湛江市农业农村局

湛江北运菜市场如何突破困局 让湛江菜“抱团”亮相

  近日,本报“千里追菜”系列报道相继出街,引起湛江市农业部门和经销商的高度重视。 湛江农产品应如何突破借用包装销售的困局,进一步扩大湛江北运菜的市场,并提升湛江北运菜的品牌效应?日前,湛江市农业局特别约谈了本报记者和我市经营北运菜的多家企业,就如何破局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与探讨。

湛江各式北运菜

廉江横山尖椒

  读感受——晚报“千里追菜”报道很有战略性

  每年湛江有300万吨北运菜销往全国20多个省、市,本报两组记者分赴湖南长沙和江西南昌进行实地调查了解到,长沙马王堆蔬菜批发市场每年10到12月这三个月中,超过八成的辣椒来自湛江;同时,湛江北运菜在江西的市场也十分稳固,整个江西省每年半数时间都需依赖“湛江菜”。

  尽管湛江北运菜市场占用率如此之大,又兼有品相好、供应量大等种种优势,但当记者向受访人员提及“湛江菜”时,却鲜有人知。这是由于缺少品牌意识,长期套用海南包装销售导致的结果。

  “长期以来我们都没有树立自己的品牌,这是湛江北运菜的硬伤!湛江晚报的报道说出了我们的心里话,很深入、很精彩,而且很有战略性!”7日上午,访谈一开始,湛江市农业局梁孟明副局长就对晚报“千里追菜”系列报道给予了很高的评价。

  梁孟明认为,作为湛江的本土媒体,湛江晚报能将新闻视角聚焦到北运菜上,且通过深入一线实地采访和调查,带回了湛江北运菜在外销市场的大量数据和销区对湛江北运菜的建议,十分难能可贵,体现了湛江晚报极高的社会责任感。

  湛江市农产品流通行业协会陈继谦会长认真读完了“千里追菜”系列报道后说,湛江是一个农业大市,北运菜供应量在全国地级市中数一数二,然而一直存在没有品牌经营意识、竞争力不强的缺陷,湛江晚报如能通过持续报道推动和解决这些问题,对湛江来说将是一件大好事,更是探索我市农产品发展的一项具有战略性意义的好事!

廉江横山线椒

  读策略——由单打独斗变“抱团”经营

  为什么会存在湛江北运菜长期穿着海南“外衣”销售的处境?梁孟明坦言,大部分经销商之所以这样做,除了历史遗留问题之外,主要原因是湛江农产品没有自己的品牌和知名度,长期以来只能借用别人的品牌来销售自己的产品。

  如何能让湛江北运菜走得更远?除了其本身拥有稳固的市场和销路外,还有哪些地方值得我们反思?梁孟明指出,湛江北运菜在北方拥有巨大的市场已无可厚非,但绝不能任由“穿别人的衣服卖自己的产品”的情况持续下去。他举例说,目前湛江已有多家大型农产品经销公司具备了开拓自己品牌的实力,有了先天条件资源,政府和有关部门应该积极对这样的企业进行引导,甚至给出优厚的条件和资金进行大力扶持。

  梁孟明认为,传统的“农民卖给经销商,经销商再进行贩卖”的交易模式已难产生经济效益,也不利于湛江农民和农业的增收。因此应该在政府的引领下,支持能在品牌维持和费用支出方面投入大量资金的种植大户和有实力的大型经销商树立自己的品牌,甚至在品牌包装上引入二维码和溯源机制的方式,进一步提升湛江农产品的品牌知名度。

  湛江大部分的种植户和收购商,甚至农产品企业仍然处于单打独斗的境地。”对于树立品牌意识,梁孟明道出了担忧。他认为,目前湛江北运菜市场和经营并不集中,想要形成具有规模效应的品牌不容易。因此,众多的经销商们需“抱团”经营,如成立农产品流通行业协会这类有规模、有实力的组织,再由政府、农业主管部门、财政部门适时对种植技术和种植规格、品种,品牌推广,农业市场建设等层面进行指导,并投入资金给予支持,才能树立出真正属于湛江的、有知名度、有品牌效应和经济效应的湛江北运菜品牌。

湛绿大棚尖椒之一

湛绿大棚尖椒之二

湛绿大棚尖椒之三

湛绿大棚尖椒之四

湛绿大棚尖椒之五

  读品牌——打造本土品牌

  对于湛江北运菜在外地打上“海南”品牌,有些甚至不打品牌销售,不被外人知道的情况,广东湛绿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蔡进感触很深:“打造本土品牌非常重要”。

  他说,作为一名农业经营者,他深刻感受到,相比其他城市的冬季果蔬,湛江北运菜优势明显。“湛江产的辣椒用海南牌子,咱们的孩子跟别人姓,这是一部分情况。那些都是统货(不分优劣的),包装很不讲究,所以被套牌。品质低、规格不够好注定走的是统货市场。而武汉海吉星市场,则是湛江北运菜的高端产品和精品市场。大企业做的都是输送到外省几十个市场的台货(经过挑选的),没一个是海南的品牌。”

  蔡进说,以前这种被套牌的情况比较普遍,但近几年,情况已有所改善。蔡进从2005年就开始打造自己的专属品牌“湛绿”和“粤绿绿”。经过多年的经营,从无人问津到被冒牌,销售市场也逐步扩大到全国各地。“有了自己的品牌,价格上去了,重要的是自己有话语权,去到哪里都挺直腰板!”

  他指出,湛江是冬季蔬菜菜篮子基地,要做好湛江本土品牌,惠农意识非常重要。“湛江晚报的报道特别关注外运菜,关注如何给湛江农民增收,推动湛江农产品打造湛江品牌,这是件很好的事。”蔡进告诉记者,从地里走到冷库到包装外运到全国各地终端市场,他的公司建立起了全国外运菜外送的平台。

湛绿尖椒

湛绿良椒

湛绿线椒

湛绿圆椒

  读流通——建立大流通批发市场

  “湛江晚报‘千里追菜’,你们反馈回来的诸多数据与信息对我们来说也是一笔宝贵的资料,这更有助于我们深入了解销区对我们产品的要求。”陈继谦说,“从记者传回来的信息中我们深刻感受到,流通制约着北运菜更好的发展。”

  陈继谦称,在全国地级市果蔬产量中,湛江排列在全国首位。“实际是现在每年外运菜已突破了600万吨,光是广东湛绿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去年的北运菜就达到150余万吨,其中输往黑龙江市场就有308500吨,输往山东275000吨,输往河北245000吨。有这么大市场,必定有大的流通才行。种得很好,卖得不怎么样,农民兄弟就要吃亏,赚不到钱。”

  对于如何推动大流通,陈继谦指出,除了“抱团”发展之外,一定要利用湛江的龙头企业,带动田间地头的农户,把湛江大流通培养起来。“在传统田间地头的交易买卖方式,是搞不起来的。”

  据悉,湛江冬季外运菜流通在全国140多个大中城市,可见地位的重要性。要建立大流通,必须要有自己的市场。

  “农产品上市公司海吉星看上了湛江,这家公司多次来湛,想做农产品流通批发市场。湛江是否也可以建立一个大的农产品流通批发市场呢?除了流通出去,还可以引进来,进来之后经过我们再批发出去。如果把湛江农产品大流通搞起来,效果肯定不得了。”陈继谦举例说,如今全国60%的进口水果都是经过广州江南市场调到全国各地的,这个平台一年交易量超过1000个亿”。

  他进一步举例,在北部湾的市场,目前就建立了南菜网,农易贷等,在网上知道价格,可进行交易买卖,农民贷款也方便。“目前湛江的情况是,农户想做大做强,但没有平台融资,信息网络滞后,流通没有搞起来。”

横山冷库预冷挑选尖椒

横山冷库预冷挑选圆椒

  读市场——让农户及时得到市场信息

  来自黑龙江市场的梁大波在湛江做北运菜已近20年了,谈起湛江北运菜市场,他竖起拇指夸赞:“全国没有一个地方能比得上湛江的北运菜市场环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