湛江市政府门户网站
长者助手 无障碍 网站支持IPv6

湛江市农业农村局

粤启动农业领域“十大工程五大体系”

    农业乃百业之基。党的十八大对“三农”工作作出重要部署,强调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全党工作重中之重,要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并明确要求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明确指出,要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积极创新农业生产经营体制,促进农业持续稳定发展。

    2012年,我省农业生产稳定,农产品供应充足,农民持续增收,农业农村经济继续保持平稳较快的发展势头,为全省稳增长、调结构、保民生作出了积极贡献。

    2013年,我省将继续强化“三农”重中之重的地位,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扎实推动农业结构调整,积极创新现代农业经营体制,强化农业科技支撑,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确保农业生产稳定发展。

    2013年起,我省将按照种业带农、产业兴农、科技强农、流通旺农、生态健农的思路,全面推进农业转型升级、现代农业强省建设,重点启动构建“十大工程、五大体系”,为率先建成小康社会夯实牢固基础。

    确保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供给

    我省坚持把稳定农业生产、保障市场供给作为重中之重谋划好、发展好,进一步落实米袋子、菜篮子负责制,千方百计稳定粮食、生猪等重要农产品供给

    全面落实强农惠农富农政策。落实农资综合补贴、种粮直补、良种补贴和农机购置补贴资金共33.71亿元,各项补贴资金下达早、落实快、数量增。省政府奖励15个农业生产先进县各400万元,出台了粮食高产创建、现代标准农田建设等扶持政策,调动了地方和农民重农抓生产的积极性。

    加强重点生产基地建设。落实产粮大县建设和粮食发展专项资金,着力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在84个农业县开展粮食高产创建示范县活动,建设万亩高产示范片230个,创建面积300多万亩。全省创建了51个园艺标准园,扩大实施“一乡一品”项目,示范带动特色效益农业加快发展。加强对300家重点生猪养殖场的扶持,推进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建设,推广生态健康养殖模式,创建了49家国家级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场,数量居全国前列。

    强化农业生产服务保障。全省农业生产部署早、措施实、力度大,农资供应充足,农机服务、技术指导到位,救灾复产迅速有力,保障了农业生产的顺利开展。

    2013年,我省将大力加快农业转型升级,推动农业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农业生产由“靠天吃饭”向依靠科技转变、农业经营由小型分散向适度规模转变,努力提升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劳动生产率,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保障供给能力。

    推进农业经营体制创新

    推进农业经营体制创新,既是今年中央1号文件的明确要求,也是我省推进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抓手

    近年来,我省大力推动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取得显著成绩。全省有农业龙头企业2500家,其中省级以上重点龙头企业354家(含国家级龙头企业56家)。2012年预计全省龙头企业销售收入突破2200亿元,实现利润150亿元。全省2500家龙头企业中,销售收入超亿元龙头企业超过310家。农业龙头企业带动农户400多万户,户均增收3000多元;省级以上重点龙头企业带动农户300多万户,户均增收4000多元。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迅猛,规模扩大,实力提升,服务能力增强,带动农民增收效果明显。全省合作社总量达到14657家,比2011年底增加4587家,合作社社员的产品效益普遍比非社员高20%以上。

    2012年,省政府出台《关于支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的实施意见》,进一步支持我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做大做强,提升农业组织化程度,加快农业发展方式转变,促进农民就业增收,推动现代农业强省建设。

    我省将认真研究制定扶持政策,大力培育发展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种养大户“四大经营主体”,加快建设现代农业园区、专业镇村、农产品商品基地、农产品批发市场“四大发展载体”,构建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相结合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

    重点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建设,力争今年全省合作社总量比去年翻一番,农户入社率达15%以上,基本实现各类农产品品品建社,主导产业业业建社,产业基地处处建社,示范园区园园建社,有农乡村村村建社,龙头企业企企联社。

    坚持高起点规划、高科技引领、高标准建设、高效益产出,集中力量建设集农业生产、科技、生态旅游、加工物流、产业化经营于一体的现代农业示范园区,打造现代农业发展的示范样板。

    提高农业科技贡献率

    经过多年努力,我省农业科技贡献率已由2007年的不足53%提高到58%,农业科技创新服务能力显著增强

    2012年我省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农业科技创新,全面提升现代农业发展水平的意见》,落实农业部、省政府共建广东现代农业科技强省合作备忘录,加大农业科技创新力度,出台了水稻、生猪、岭南水果、花卉和特色蔬菜等5个产业发展规划。实施超级稻示范工程,示范面积850万亩。扎实推进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全省116个改革县全部通过省政府的检查验收。

    开展新一轮现代标准农田建设,省政府决定“十二五”期间新建高标准基本农田1510万亩,其中2012年建设468万亩,省财政统筹安排了190亿元建设资金;深入实施“沃土工程”,测土配方施肥项目实现全覆盖。农业机械化加快发展,启动建设首批15个农业机械化示范县,新增10个水稻育插秧机械化示范县。预计全省水稻生产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61%。

    新时期我省将大力加强农业科技设施装备建设,加快培养现代新型农民。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组织开展农业重大领域的关键技术攻关,建设和完善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抓好农业科技推广服务,推进科技下乡进村入户,促进农业科技普及应用。开展农业生产经营信息化建设示范,提高现代农业生产设施装备的数字化、智能化水平,发展精准农业。大力开展农民教育培训,实施农业劳动力培训阳光工程、农业职业技能培训、农业创业培训和农业专项技术培训,培养一批农业种养能手、农业科技带头人、农业企业带头人、农民专业合作组织领办人、农业经纪人等实用人才,培育现代职业农民,为现代农业发展提供人才保障。

    【数字看成绩】

    农民人均纯收入突破万元

    2012年农业农村经济工作成效显著,亮点纷呈。预计全省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达到4692亿元,农业增加值2873亿元,比上年(下同)分别增长3.8%和3.9%。主要亮点:一是粮食生产实现“四连增”。预计粮食总产量达到1396万吨,实现连续第四年增产。二是其他重要农产品普遍增产。预计蔬菜产量2973万吨,增长4.3%;水果产量1262万吨,增长4.8%,肉类总产量443万吨,增长2.0%。三是农民收入大幅增加。预计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突破万元大关,达10542元,增长12.5%,扣除物价因素实际增长9.3%,城乡居民收入比缩小到2.83:1。四是农产品出口保持增势。全省农产品进出口总额213.3亿美元,增长12.5%,其中农产品出口75.1亿美元,增长7.7%。

    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三打两建”重大部署,深入开展农产品和农资产品打假专项行动。全省共立案查处7897宗涉农案件,总涉案货值1.37亿元,捣毁制假售假窝点783个,查处大案要案464宗。开展了农资行业市场监管体系建设试点工作。加强执法监督和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全省农产品质量安全总体状况良好,蔬菜、畜禽产品、生鲜乳合格率分别为96.9%、99.7%、100%。

    农业会展和交流合作迈上新台阶,成功举办第四届广东现代农业博览会、2012年广东种业博览会和养猪产业博览会,组团参加了第二十三届香港美食博览会、第十届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等,充分展现了广东农业品牌形象,扩大了广东农业的影响。

    【展望新征程】

    “十大工程、五大体系” 打造现代农业强省

    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我省农业农村经济工作的总体思路是:坚持一条道路,围绕两大目标,夯实三个基础,确立四大战略定位。

    坚持统筹城乡发展一体化的道路。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促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互动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

    围绕两大目标,就是2020年实现农民小康和2050年实现农业现代化。到2020年,农民人均纯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缩小至2.5:1。现代农业上新台阶,主要农产品中粮食自给率保持在35%以上,生猪自给率保持在60%以上,农业科技贡献率提高到70%以上。到  2050年实现农业现代化。

    夯实三个基础,就是要夯实农业生产基础、农村生态基础和农民生活基础。

    确立四大战略定位,就是要争当全国农村综合改革的试验区、争当全国现代农业园区建设的示范区、争当全国农业科技创新与成果高效转化的集聚区、争当全国国际性现代农产品物流交易的中心区。

    2013年起,重点启动构建“十大工程、五大体系”,全面推进农业转型升级、现代农业强省建设。

    十大工程

    1.现代农业园区示范工程。重点推进河源灯塔盆地、江门开平、韶关仁化、湛江垦区等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办好海峡两岸、粤台农业合作试验区和台湾农民创业园。到2020年,建成5个以上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区,全省现代农业园区达到700个以上,扶持创建一批现代农业强县。

    2.龙头企业培优工程。力争到2020年,全省拥有1家年销售收入超千亿元和一批超100亿元、超50亿元的农业龙头企业,引领现代农业发展,带动产业化水平提高。

    3.农民合作社利民工程。大力扶持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力争2013年全省农民专业合作社数量比2012年翻一番,达到3万家左右,农户入社率达15%,2015年达到5万家,农户入社率达30%,到2017年农户入社率达到50%。

    4.现代种业提升工程。到2020年,培育一批具有重大应用前景和自主知识产权的突破性优良品种,建设一批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的优势种子种苗生产基地,打造一批“育繁推一体化”现代农作物和畜禽种业集团,显著提高优良品种自主研发能力和覆盖率。

    5.农业科技创新工程。建设水稻、生猪、玉米等20个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推进产、学、研、推结合,建立和完善多元化农技推广服务体系,提高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力争到2020年,全省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70%以上。

    6.现代农业装备工程。加强农业机械化示范县和水稻育插秧机械化示范县建设,推进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力争每年新增农机总动力100万千瓦,到2020年,水稻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80%以上。

    7.标准农田建设工程。实施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基本农田整治、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农业综合开发、改造中低产田、沃土工程等项目建设,建设高产稳产农田。到2020年,力争新建高标准农田2200万亩以上。

    8.现代农产品物流工程。建设连接城乡、辐射全国、连通国外的超大型、高档次农产品批发市场,努力建成国际性的农产品集散中心、加工中心、交易中心、价格形成中心和信息发布中心。

    9.循环型农业生态工程。推动农业资源利用节约化、农业生产过程清洁化、农业产业链接循环化、农业废弃物处理资源化,构建循环型农业生态体系,实现农业生产与生态环境建设的协调友好发展。

10.农业农村信息工程。启动“金农工程”二期项目,加强农业信息化基础建设。加快发展电子商务,办好农产品网上推介、展销和交易平台,开展物联网建设试点。

    五大体系

    1.农业综合执法体系。加快推进农业综合执法,争取建立全省上下贯通、规范高效的农业综合执法队伍。

    2.农业推广服务体系。完善基层农技推广体系的体制机制,加快基层农技推广机构条件建设。鼓励发展良种推广、农资供应、农技指导、农机服务、病虫统防统治等农业专业化服务组织。

    3.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加强省、市、县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检测中心和乡镇农产品公共服务机构建设,构建强有力的农产品和农资监管体系,全面实施食用农产品标识和溯源管理。

    4.动植物疫病防控体系。加强动植物疫情疫病监测、预警、防控和监督执法体系建设。完善基层动物防疫体系。构建“统一指挥、反应灵敏、协调有序、运转高效”的农业应急管理体系和工作机制,保障农业安全。

    5.农村经济运行体系。健全农村经济运行监测体系。推进农村集体经济和专业合作社指导服务体系建设。建立健全农村土地流转管理服务体系,促进农业规模经营。(来源:南方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