湛江市政府门户网站
长者助手 无障碍 网站支持IPv6

湛江市农业农村局

湛江: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

聚焦问题、精准发力,全力推动近海岸水产养殖污染整治升级


3074774.jpg

湛江市聚焦问题、精准发力,全力推动近海岸水产养殖污染整治升级。郎树臣 摄


3074774 (1).jpg

志愿者在渔港公园开展世界海洋日海岸清洁行动。湛江市生态环境局供图


3074774 (2).jpg

湛江市大力清理海湾非法养殖设施。湛江市生态环境局供图


  湛江是海洋大市、渔业大市,1243.7公里的大陆海岸线蜿蜒绵长,占全省的30.2%、全国的6.9%,“中国对虾之都”的名片享誉全球。目前全市对虾养殖面积41万亩,年产量20万吨,年实现产值200多亿元,产业发展惠及100多万群众,许多百姓靠对虾产业脱贫致富奔小康。

  水产养殖带富了湛江一方百姓,湛江人民从不忘保护大海。近年来,湛江市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全面落实河长制、湾长制,采取一系列有力措施,加快生态型海湾城市建设步伐,较好保护了海洋生态环境。

随着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传统水产养殖的弊端越来越明显,近海海域污染治理成为发展所需、民之所盼。如何守住一湾碧海、一片蓝天,为子孙后代留下可持续发展的“绿色银行”,成为新时代湛江发展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8月27日,湛江市召开全市近岸海域水产养殖污染整治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直接开到镇一级,对近岸海域水产养殖污染整治工作进行再研究、再动员、再部署,要求全市上下按照省委、省政府部署,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协同联动,齐抓共管,大力整治近海岸水产养殖,切实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坚定不移走好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为全力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加快打造现代化沿海经济带重要发展极提供有力保障。

  因海而兴

  拥有多项全国“金字招牌”

  湛江因海而生,因海而兴,因海而富。2019年,湛江市渔业经济总产值224.22亿元,水产品产量126.46万吨。

  上世纪80年代以来,湛江市对虾养殖已经形成一条完整的产业链。目前,湛江现有对虾种苗场近500家,对虾养殖场1.6万多个,成为全国最大的对虾专业交易市场和全国对虾的流通加工中心,全球每5只虾就有3只来自湛江……湛江被评为“中国对虾之都”,对虾养殖面积、产量、饲料、种苗、市场、加工出口产业均居全国第一。湛江对虾的养殖、加工和出口等产业核心环节已在全国形成了绝对优势,湛江对虾指数已成为我国对虾市场的价格风向标,具有相当大的市场影响力。

  湛江是全省水产品出口企业最多的地级市,取得出口卫生注册的对虾加工企业33家。2019年,湛江水海产品出口达6亿美元,其中对虾产品出口4.6亿美元,占全国对虾出口份额近三成,海水养殖南美白对虾销售量占全球份额的15.4%。

  湛江市建成大型工厂化循环水养殖对虾基地3个、石斑鱼基地2个。以国联南三基地为代表的工厂化、集约化、生态化循环水养殖模式,已推广到吴川、遂溪、雷州、徐闻等地。全市初步建成徐闻、雷州、遂溪、吴川4个现代水产种业基地,形成闻名全国的水产良种产业集群。

  湛江还是全省最大的深水网箱养殖基地,拥有深水网箱1300多个,深水网箱产业链逐步完善。此外,湛江正在大力推进湛江市与中船重工共建深海智能牧场产业链。

  湛江作为中国水海产品养殖、加工和出口大市,近年来积极推动水产企业转产转型,先后培育一批区域公用品牌、知名企业品牌和特色产品品牌和地理标志品牌,不断提升渔业品牌美誉度和影响力,促进品牌强渔。目前,湛江市已有21个水产企业39个产品获得省名牌产品称号;水产养殖无公害产品认证产品22个,面积3.214万亩,产量10065吨。

  湛江的水产企业走出国门,走向世界。恒兴集团作为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响应国家“一带一路”倡议,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为埃及政府提供设备、技术、人才支持,历时两年多开发建设Ghalyoun Lake海水养殖产业链工业园项目。该项目占地面积1230公顷,是一个集种苗繁育、饲料生产、养殖技术、冷冻、加工等于一体的渔业产业基地,也是中东国家目前最大的渔业产业园。这是中国水产企业首次实现了“中国技术/标准输出+设备出口+工程承建+管理咨询”的整体输出模式,恒兴集团实现从产品输出到技术及标准输出的历史性跨越。

  在这个走向海洋的世纪,湛江渔业正走向深海、走向休闲渔业、走向现代化。

  管海治海

  守护生态型美丽港湾

  2017年9月、2018年10月和2019年11月,湛江市委、市政府分别印发了《湛江市开展海岸带清理整治工作方案》《湛江市实施“湾(岸)长制”试点工作方案》《湛江市近岸海域污染防治实施方案》,明确要求各级党委政府压实治海、管海、护海主体责任,守护美丽港湾。

  近年来,湛江高度重视并积极开展入海排污口底数摸查和重点入海排污口的监测工作,目前已基本完成入海排污口核查,正在进行监测以及建档等工作。

  同时,大力推进港湾治理,实施海湾非法渔业设施整治,截至今年3月,全部清理完毕湛江湾内养殖桩柱、棚架11350.26亩、浮筏贝排45个、渔具200个3.28万多米。加强流入港湾黑臭水体整治,目前,全市28段黑臭水体已有23段通过初见成效评估。通过公开招标选定特许经营主体负责实施治理和运营管理,全面治理黑臭水体,并对已初见成效的其他河渠进行巩固提升,确保达到长治久清的整治效果。为巩固治理成效,制定了《湛江湾保护条例(草案)》,已于4月28日进行了初审。

  为减少入海污染物排放,湛江积极推进市区污水厂扩容提质,今年内计划完成12座城镇生活污水处理设施提标改造任务。截至目前,4个项目正在通水调试;2个项目同步开展设备安装;4个项目正在进行主体工程建设,2个项目正在基础施工。

  在禽畜养殖与农村面源控制上,湛江加大农村污水整治力度,市级、县级饮用水水源环境问题整治涉及的65座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已全部建设完成。编印《湛江市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使用工艺技术指引(试行)》,采取“一对一”挂点帮扶的方式,指导各地制定每月进度计划表,全力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

  湛江还全力加强入海垃圾管控,实施建筑垃圾处置核准制度,同步开展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工作,各县(市)积极推行城乡环卫外包模式,建立了生活垃圾“户收集、村集中、镇监管、县处理”的收运处理体系。

  为实现标本兼治,湛江市积极调整沿海地区产业结构。出台《2019年度推动落后产能退出工作方案》,全面彻底排查落后产能,截至目前,尚未发现应淘汰而未淘汰落后产能。

  此外,湛江大力推进绿色养殖。截至今年6月,新申报国家级海洋牧场3个,现正建设的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2个,市级海洋牧场1个;申报国家级健康养殖示范场4个,现有国家级健康养殖示范场24个;新创建省级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12个,完成《湛江市休闲渔业发展规划(2018—2030年)》编制。

  各水产企业也积极进行转型升级,谋求更大的发展。恒兴集团湛江南部海岸渔业有限公司建设循环水再用水处理系统,减少尾水排放;国联水产南三对虾工厂化养殖基地采用RAS水循环系统进行养殖、采用SBR尾水处理系统进行污水处理,实行生态养殖;海垦蓝淼科技(湛江)有限公司应用最新的“超离子水处理系统”进行工厂化养殖,均作出了有益探索。

  精准护海

  推动近海岸污染整治升级

  8月4日,吴川市吴阳镇养虾废水直排入海严重污染海滩经报道后,引发社会舆论关注,给湛江市敲响了警钟。湛江以整改吴川市生活污水和养虾废水直排入海问题为契机,全力推动全市近海岸水产养殖污染整治升级。

  目前,吴川市正大力推进近海岸污染整治,全市投入800万元为吴阳镇建设3个应急污水处理设施,8月底可正常运行。同时,吴阳镇建成1个二级应急净化池、1个机械除污设施,作为示范点供养殖户参观学习,已有12个养殖场动工建造尾水标准治理设施。此外,对吴川市全区域养殖场废水排放情况进行滚动式摸排,指导农户开展养殖尾水应急处理,并严格对照有关规定,对在基本农田、防护林、禁养区等不符合规划的养殖场和没有采取防渗防漏措施的高位池塘予以取缔,对未规范建设排污口的合规水产养殖场限期整改,对镇、村向海滩排放的生活污水按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相关要求进行治理。对已遭受破坏的海洋生态红线区,实施可行的整治修复措施,保持海滩干净整洁。

  与此同时,湛江市坚持统筹推进、系统整治,全面打响全市近海岸水产养殖污染防治攻坚战。制定《湛江市水产养殖高位池专项整治方案》,计划用一个月时间完成全市水产养殖高位池环保整治。目前,该市对全市高位池进行全面排查登记,并持续开展一个月的专项整治执法行动,坚决关闭清退违法违规养殖场,坚决制止养殖户在防风林、耕地、基本农田建设高位池养殖场等违规行为,坚决禁止养殖尾水直接排放行为。同时,整合优化不科学不合理的养殖排污口,着手制定全市高位池养殖尾水处理技术指引,指导养殖场配套尾水处置生产环节,力争今年年底前完成全市1/3以上的高位池尾水处理设施,明年6月前要完成一半以上,明年年底前全部完成。

  在抓好污染防治的基础上,湛江建立健全科学化、常态化监管机制。该市根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水域滩涂养殖规划,多部门协作,共同制定全市高位池的发展规划,划定禁养区、限养区和养殖区,并依法依规加强对新建、扩建水产养殖项目的审批和监管。特别是积极主动对接,争取在全省率先制定出台高位池养殖尾水排放标准;认真做好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抓好“美丽海湾”建设。同时,开展常态化养殖排污及海域监测;结合河长制、湾长制管理,加强各流域高效监管;加强日常动态巡查,形成完善的管护和监测网络,及时遏制违法排污情况发生。

  湛江的水产养殖不仅关乎经济发展,还关乎重大民生,涉及逾百万群众的生活。为达到标本兼治的目标,实现绿色发展,湛江市坚持人民至上,大力引导推动全市水产养殖业转型升级。该市将结合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对小、散、乱的水产养殖场进行整合优化,支持有实力的水产养殖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养殖大户进行养殖场整合和生态化改造,形成绿色环保养殖的示范效应。鼓励有条件的养殖户“往岸上走、往深海走、往休闲渔业走”,发展工厂化养殖、深海网箱养殖和休闲渔业。支持各地积极开展绿色养殖技术模式集成和示范推广,打造区域综合整治样板。引导养殖场积极参与创建国家、省级健康养殖示范场活动。加强现代渔业产业技术运用和服务,依托广东海洋大学及水产技术推广站等单位,加大对智能化养殖的研发支持,重点推进养殖尾水改造技术及环境设施的研究运用。

  绿色健康方式开创湛江对虾养殖新方向

  近年来,湛江市对虾养殖技术不断升级进步,养殖尾水处理已经逐步展开,涌现出了一批坚持科学养殖、环保排放、绿色发展的本土企业,处于全国领先水平,为湛江探索了好路子、积累了好经验、作出了好榜样。

  恒兴集团863基地在2002年建设方案出台时,已经把养殖尾水处理系统作为建设内容之一。集团属下的湛江南部海岸渔业有限公司占地面积近1万亩,在2006年设计养殖池时,预留了1200亩连片水面作为养殖尾水降解大塘,养殖尾水经两级(排水沟、大沉淀塘)沉淀、降解后,才向海区排放。公司还建设了一套300亩的“循环水再用水处理系统”,养殖尾水经处理降解后可再供给1000亩的养殖池养殖循环再利用。处理流程如下:初次排出的养殖尾水,流经自然沉降和生态净化池、贝类功能修复池、藻类功能修复池、微生物功能修复池、粗沙过滤池、净水池、臭氧处理系统(车间)七个环节,用水泵提升,进入生态养殖区内的鱼虾养殖池中,循环再利用,减少养殖尾水的排放。

  国联水产南三对虾工厂化养殖基地是国家级对虾良种繁育场。在养殖模式上,该基地采用RAS水循环系统,由微滤机、泡沫分离器、三级生物滤池组成的水体净化循环利用系统,有利于去除池塘中的残饵粪便,降解水体环境中的氨氮亚盐,保证干净的水体用于循环利用,每天换水量在0—5%之间,减少了对水资源的依赖,降低了养殖废水的排放。在尾水处理方面,该基地建设有每小时处理1万吨养殖废水的处理系统。尾水处理采用SBR尾水处理系统,沉淀池(SBR池)集均化、初沉、生物降解、二沉等功能于一池。养殖废水经过尾水处理后,无色无味,澄清透明,符合国家二级养殖海水排放标准。

  海垦蓝淼科技(湛江)有限公司应用最新的“超离子水处理系统”及分段式动态养殖模式进行南美白对虾工厂化循环水养殖,养殖全程零药物投放,无论在海水还是淡水养殖业中,均表现出传统养殖工艺无法比拟的优势。养殖废水经过超离子水设备和系统,形成无数微小电场,产生高静电电离效应,把污水快速电离和氧化,经多层生物酶分离净化处理后,实现循环水养殖,排放指标远优于国家一级A排放标准,实现了养殖废水趋“零”排放,大大降低了养殖废水的处理成本,创立了安全、绿色、环保、可持续发展的水产养殖新模式。

  当前,湛江对虾养殖技术已经不断升级进步,处于全国领先水平,养殖尾水处理已经逐步展开,正探索更多更先进绿色环保养殖技术,引导水产养殖业不断加快转型升级,实现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