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廉江市长山镇“初心茶”基地
入秋后的廉江市长山镇谷邦村,青山依然翠绿,到处可见山头碧绿的茶园。凉风吹过,“初心茶”基地荡起了绿色的波浪。谷邦村处在群山连绵的拥抱中,处处青山碧水,鸟鸣谷幽,景色怡人。
登高望远,层层茶带连绵起伏,清晨第一缕阳光洒在采茶姑娘娇美的身上,一只手一扫、一握、一拉,一捧嫩芽便拢在手心,身边的竹篓也渐渐满了起来。
“初心茶”,绿了山头,富了茶农。18年来,廉江市长山镇种植的“初心茶”,既留得住青山,又带动了群众脱贫致富,更是带动了经济社会发展。
荒山变“茶海”
山外是山,从谷邦村一路走过都是绕山而伸的水泥路,山下溪流潺潺、垌田水稻。长山镇有关负责人介绍,以前都是崎岖难走的山路,如今崭新的水泥路可直通山上茶园。贫穷的山区有了茶园,面貌在不断改变。
以前,虎地岭因为地处偏远、土地贫瘠、坡度较大,一直以来都是荒山。近年来,当地政府却在贫瘠山地看到了群众脱贫致富的“商机”——发展茶产业。说干就干,自2002年湛江市财政局固本强基工作组进驻谷邦后,帮助谷邦开山种茶。廉江市委组织部工作组进驻后,建立虎地岭茶叶基地,种植金萱茶50多亩。精准扶贫帮扶单位廉江市编办继续给予资金扶持,茶叶基地稳步发展。
采用“党支部+茶叶基地+贫困户”融合发展新路子,带领当地群众上山开荒坡、种茶苗……一棵棵茶树变身成了“摇钱树”,在虎地岭扎根、生长。曾经的荒岭,如今已大变样,勤劳的谷邦村民用他们的双手,给荒岭换上了新颜。
“前年我跟老公就在这茶园里挖土除杂草,一天100元钱,不用出去打工了,还可以照顾家里的小孩。现在茶叶可以摘了,我们赚的钱更多了。”正在山上采摘茶叶的许姨乐呵呵地说,“要不是茶园基地,我们这么大岁数了,去哪赚到这么多钱啊?”
茶山上,茶香四溢,十几个谷邦村民,人手一个小竹篓,在茶园里来回穿梭,雾水笼罩期间,若隐若现,如站在云端上采茶,别有一番风味。“挖地沟、除杂草每天100元,我们女人手脚快,都愿意摘茶叶,他们男人手脚慢,所以愿去挖地沟。”同在山上采茶的曾秀玉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为进一步增强群众获得感、幸福感,长山镇党委协助村委注册了“谷邦初心茶”商标,在“初心茶”基地铺设了“初心路”,并与“两新”党组织廉江康复医院党支部共建“初心亭”。“初心茶”基地已成为该镇文明实践点。全镇各党组织纷纷到“初心茶”基地上党课,聆听“初心茶”发展故事。
匠心制靓茶
采摘茶叶,晾晒茶青,山间、茶厂一派忙碌景象。还未到茶厂,远远地就有一股淡淡的茶香扑面而来。茶厂工人正忙着晾晒刚从山上运下来的一筐筐茶青,车间里又是另一番忙碌景象,整齐排列的制茶机器嗡鸣运转,制茶师傅李青正盯着摇青机上的茶叶,不时抄起一把细细端详,清冽的新茶香气四溢。
茶叶香不香取决于摇青的过程,茶叶经过碰撞,在叶子外围渐渐展露出红色的镶边,这其中要完全依赖于茶农的经验,依靠手感和嗅觉对茶叶的水分进行实时掌控。熟练的制茶师傅能闻香识茶,在每一次鼻尖轻嗅,每一次手与茶的碰撞中,确定茶的香气,然后进入杀青环节。利用高温,钝化鲜叶中氧化酶的活性,使鲜叶中的青草气挥去,从而留住茶青所形成的滋味和香气,将茶香固化。
之后将摇青并晾置好的茶叶以干布包好,使用揉捻机祛除茶叶中多余的水分。“包揉的过程至少要经过30—40次,每一大布包里的茶叶,大约有40斤。”一旁的制茶工人边束包边介绍说,他从早上一直重复束包、松包已经6个小时了。
50多亩的“初心茶”基地,实现茶叶种植、茶园旅游和茶文化推广一体化发展,党员种植管理茶园的30%收入用于贫困户,改善当地农户生活质量水平,让当地农民可以在家门口就有工开,有活做,不少农村妇女就在茶园采摘茶叶,提高当地就业率,带动了谷邦村民共同致富。
接下来,谷邦“初心茶”基地将以基地标准化建设为抓手,实现大规模扩种至120亩,致力提高当地村民经济收入,实现标准化建设、规范化管理,生产优质生态茶叶,打造茶叶生态小镇。
茶园里,翠绿挺拔的茶树随风摇曳,那是村民们致富的希望。